打通技术标准落地“最后一公里”
——质量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眉县实践之三
□ 本报记者 王 梅
秦岭北麓,渭水之滨,猕猴桃遍布沃野,果农精作细管,果园生机盎然。山水眉县,创意田园,一幅绿水青山、产业兴旺、民富村美的秀丽画卷跃入眼帘……
截至目前,陕西眉县的2万公顷绿色猕猴桃经济产业带,打造出4个3A级以上景区,10个研学旅游采摘园。
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绿色猕猴桃认证、有机猕猴桃认证、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认证,出口果园备案……眉县已形成我国高品质果园生产加工基地。
从这里,眉县猕猴桃不仅走向全国,还出口到26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国内最大的猕猴桃出口基地。
如果说2006年是眉县猕猴桃产业发展的转折点,也就是从那时起,眉县通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建立全产业链服务体系,推动技术标准落地和果园提质增效,走出了一条生态农业、智慧农业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好路子。
从眉县猕猴桃标准化种植十大关键技术到“四改五提升”新技术试验推广,如今,通过数字赋能构建全产业链智慧农业体系,眉县更加重视关键技术攻关研发,更加重视打通技术标准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bt365体育在线投注“眉县猕猴桃产业之所以能走在全国前列,源于县委、县政府十余年坚持按照工业产品精耕细作农产品,实施‘科技入户’工程,鼓励龙头企业带动构建社会服务体系,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彻底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难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员、陕西省现代猕猴桃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占德认为。
“科技入户”工程采取的是“1+2+2+N”模式,由此形成了56个科技推广工作组,每一个工作组由1名大学教授、两名县级农技干部、两名乡土专家和若干职业农民组成。每一个工作组“进村入户”工作日每年不少于200天,通过先培养建立16个示范村、100个示范户,十余年坚持辐射带动,推动了每一个果园提档升级。
朱继红是“科技入户”的受益者,后来他又作为乡土专家成为了科技推广工作组成员,现在是猴娃桥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还是高级职业农民、市级科技特派员。
“我敢说我们合作社的‘徐香’猕猴桃口味是全球数一数二的。”提起猕猴桃,教师出身的朱继红一脸的自信:“正因为技术标准实现了全域统一,眉县猕猴桃品牌响当当。”
朱继红的合作社在2020年被认定为宝鸡市第二批“农民田间学校”,让他颇感自豪的是,他当下正与我国最大的水果经销商——百果园公司合作,产品外包装上标注的就是“眉县猕猴桃”。
数十年专注品质提升,朱继红已经投入数千万元对自己的18公顷基地改造升级,建智慧化果园、智慧化冷藏库。
在他的带领示范下,猴娃桥果业专业合作社获得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373公顷果园获得有机认证、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绿色认证、无公害认证、地理标志认证等证书,他还获得农业农村部确认的首批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生产经营主体,被全国农业科技创业创新联盟授予创业创新实训基地、农业双创示范基地称号。
2021年,朱继红累计举办现场培训班18场次,受训果农达1600余人。他还通过28个微信群,利用抖音、快手等小视频,进行线上全程辅导服务。
2021年“猴娃桥”的农民田间学校与当地两个村签订了《眉县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帮扶协议书》。像朱继红这样的乡土专家,眉县还有百余位。
“科技入户”显现效能的同时,龙头企业也在承担着技术标准落地的社会责任。齐峰果业与旗下9家子公司构建起一体化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体系,成立了10个乡镇级社会化服务中心,40个村级服务站点,100支机械化服务队伍的社会化服务网络,对果农进行全产业链服务,让果农们既能省时、省力、省钱,又能达到猕猴桃产业节本增效的目的。
截至目前,社会化服务已经覆盖眉县6个镇22个村,2000公顷种植基地,服务农户超过6000户。
数十年质量坚守,在步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的当下,眉县正以生态农业建设、智慧农业建设的新成效引领着现代农业发展, 眉县12万果农正在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中国质量报》
|